你对接几个娱乐媒体,不过合作分成得按规矩来。”
这话里的“利益交换”再明显不过,叶萌接过锦盒,语气平淡:“多谢周总,不过坤伶社只想好好唱戏,媒体宣传就不劳烦您了。”
身后突然传来高跟鞋的声响,伊晓穿着艳丽的红色旗袍,挽着京剧协会的秘书长,径直走过来,眼神在黎延身上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黎延?你怎么也在这儿?是来给叶小姐当跟班的?也是,被封杀后,能有个地方落脚就不错了,哪还敢挑活儿。”
黎延攥紧了手里的戏箱提手,指节泛白,却没说话——只是将戏箱往身后挪了挪,像是怕伊晓的话弄脏了里面的戏服。叶萌往前站了半步,挡住黎延,语气冷了些:“伊小姐要是来交流京剧的,我们欢迎;要是来逞口舌之快,不如回你的剧组,对着镜头演你的‘受害者’戏码。”
伊晓脸色一僵,刚要反驳,周伟逸却皱了皱眉:“交流会是谈正事的地方,别在这儿吵。”他没看伊晓,目光落在叶萌身上,带着几分掌控欲,“叶萌,赵玉茹先生是圈里泰斗,一会儿见了她,好好表现——要是能让她看中坤伶社,鼎盛传媒可以考虑和你们签个非遗推广的合作,当然,利益分成得按规矩来。”
叶萌没接话,只是微微颔首,拉着黎延往大厅走。黎延低声说:“别跟周伟逸走太近,他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人情。”
说话时,他的目光扫过大厅墙上挂着的京剧名家剧照,在马连良先生的《借东风》剧照上停了两秒,才跟着叶萌往前走——那是他第三次在坤伶社看到这张剧照,前两次只是扫过,这次却多了点停留。
大厅里坐满了京剧圈和影视圈的人,正前方的舞台上摆着京胡、月琴。叶萌刚坐下,就看见赵玉茹先生被众人围着——素色旗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清亮,身边还跟着《长安梨园》的制片人。
主持人喊到叶萌名字时,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后台换戏服,黎延帮她递过髯口,手指轻轻捏了捏髯口的丝线:“这料子软,甩的时候不用太用力,小心缠到头发。”他说这话时,指尖带着点试探的轻,像是在确认材质是否适合叶萌的唱腔节奏。
京胡声起,叶萌开口唱“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老生唱腔醇厚有力,尾音里带着伍子胥的悲愤,髯口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每个眼神都透着戏。台下的赵玉茹原本端着茶杯,听到一半就放下了,目光落在叶萌身上,又扫过侧幕条后的黎延——黎延正站在那里,手里攥着一块备用的水袖,眼神紧紧跟着叶萌的身段,连呼吸都放轻了,像是怕打扰到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