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3 大战前夕】(3 / 4)

明鹿鼎记 轩樟 5798 字 2020-02-29

和维持,保护了它的“一元”地位,维持了它的核心精神和宗旨的延续,绝不能因为“面目全非”和“名存实亡”。  而忽视乃至否认洪武制度对明代制度的奠基性质和深远影响。  朱元璋造了一座大房子,这座大房子的结构、形式已为朱元璋所亲手做好。  后代子孙时常觉得房子在使用过程中,住得并不舒服。  天气、水文、交通等新的因素影响房子的使用效果和居住体验。  此时,他们只能“偷梁换柱”、“曲突徙薪”,重修房屋,以达致合理的境地。  “祖训至上”与“持续调整”。  “一元”与“多元”,构成了洪武制度的主要范式。  其实每一个朝代制度,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的。  前朝政治得失往往会被后世的开国皇帝所总结。  所以,明朝的灭亡不能归结于此。  每一代人有自己那一代人的使命,朱元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并且在韦宝看来,完成的算是很不错的。  比如卫所制度,在明朝初年就很合理。  每一个朝代,他们设计相应的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  所以,明朝立国之初,这些都是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而设计出来的。  不能因为后来出现问题就否认当时设计这样的制度不合理,就跟电脑的系统一样,运行长了还要打补丁,不定期地升级,何况一个国家的制度。  就像是一家大企业,这些人既有帝国的产权,又有帝国的经营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一个健康的团体,产权所有者只负责选贤任能,订制规则。  具体运营,执行,搞业务,应该是另一批人。  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两个职位,那么他必须非常勤奋努力刻苦,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就对皇帝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然而皇帝个人素质是天生的,遇到几个不管事的,懒的,那帝国就只能走下坡路。  明朝政治弊端可以写成一部很厚的书。  每个大帝国在封建王朝里犯过的各种错误设定,都可以在明朝找到影子。  韦宝要想获得书写这本书的权力,改掉许多屠戮老百姓生命的弊端,就得获取更多更大的权力。  这也造成了,韦宝与孙承宗的矛盾分歧虽然不是很大,却也是很尖锐的,不可调和的。  所以,韦宝必须继续这个赌约!不能半途而废。  孙承宗想快刀斩乱麻有个结局,韦宝又何尝不是这样?  如果可以选择,不管是韦宝,还是孙承宗,其实都不希望对方输。  但他们必然有一方要输。  回到了吴襄、高第、几个大太监,还有一帮亲近韦宝和韦宝的将领的船舱。  韦宝与众人继续吃喝。  韦宝没有喝太多的酒,也没有人劝他,大家都知道此去的意思,各怀心事。  所以,这样的酒宴很难喝的痛快。  将至子时,众人散去。  外面静悄悄的一片。  一大帮蓟辽和辽东的高级将领们们睡在甲板上,或者挤在几处狭小的船舱内,非常痛苦。  他们牢骚满腹,满腹怨言,却不敢过于放肆,窃窃私语骂了那么久,此时都累了。  “小宝,这是到哪里了?”吴襄看着黑洞洞的舱外,分不清天南地北。  韦宝倒是很清楚“已经快到地方了!咱们应该能赶上看戏。”  “看戏?”吴襄惊得瞪大了眼睛,“你不会今夜就要打建奴吧?”  “没有那么快!”韦宝笑道。  韦宝本来是打算夜战的,但是想想,正面大规模冲突,他们都是火器兵团,并不比建奴的铁骑占便宜,不如放在白天。  所以之前与谭疯子定的作战时间是凌晨。  “那到底什么时候打?”吴襄焦急的问道。  虽然在苍茫的大海上,不存在泄密的可能,但韦宝不太想谈打仗的事情,具体情况也由谭疯子临机决断,韦宝也不是很清楚“爹,早些睡吧,睡饱了有精神看戏。”  “你不告诉,我睡不着啊,那你如何打建奴能说说吗?你总不会担心我说出去吧?我就这个时候说出去,也不影响什么吧、”吴襄道。  “爹,你就别问了,早点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