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三大电力系统之下,则是180多家发电企业上网电力。也就是说虽然电网系统已经获得了整合,但是发电企业依旧是一盘散沙,如果谢廖沙打算出手,这180多家发电企业,没有一家是谢廖沙的对手。
为了避免因为过度垄断而造成美国能源部的怀疑,谢廖沙对于此次的收购电网行动安排了旗下的两家公司参与其中,一是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并且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天然气矿藏和输气管道的天然气集团,另一家则是谢廖沙多年前已经纳入囊中的英国电力公司。
为了获取来自成本上的优势,避免因为千里迢迢从列宁格勒运送天然气到美国而造成的大量费用,谢廖沙利用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同世界第一的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达成了一项以气换气的协议,即利用西方石油公司从苏联获取的天然气份额交换英国石油公司在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份额,这样既补充了英国石油公司在欧洲的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又充实了高尔基财团在北美市场上的天然气储备。
万事俱备的谢廖沙很快就在美国的电力市场发起了一轮收购狂潮,对于那些愿意出售的燃煤发电厂,谢廖沙可以不计成本的满足卖家的出价,随后安然集团的天然气管道将会直接接入这家电厂,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出售的电厂,自然是由环保团体出面扰乱他们的正常发电活动,靠着这种卑鄙的手段,安然集团从德克萨斯州一路北上,而英国电力公司则沿着美国的东海岸一路向西,大肆地倾吞美国的电力生产企业。
由于安然集团的电力价格极其低廉,很多美国的大型制造业企业,例如福特汽车,通用汽车,以及克莱斯勒汽车都开始和安然集团,以及英国电力公司签署了电力合作协议,美国电力市场上安然与英国电力公司双强的局面正在形成。